综合报道 今年八月份,多家大银行的上海分行或支行集中将20多家钢贸企业告上法庭。而起诉的理由大多为“金融借款合同纠纷”,案件大多将于8月中旬进行审理。整个一年,钢贸行业的当事人欠债、跑路乃至自杀一路升级,而这些都还是冰山一角,由于钢贸行业入行门槛低,在鱼目混杂的环境下钢贸资金链出现断裂,银行“防火防盗防钢贸”也让钢贸行业顿感寒意。
一年多来,在钢价不断“击穿”底部的同时,钢贸商不仅要面对依旧强势的钢厂,还要面对客户对于企业诚信的质疑。在重重困境中,一些钢贸商已悄然离开钢贸圈,但也有不少钢贸企业凭借自身的品牌价值在风雨中安然前行。
2013年,你还会选择从事钢贸业吗?听听看他们怎么说。
一、用创新增值服务
业内人士认为现在供大于求的困难中,市场竞争必然给钢材贸易增加难度,但是整体而言比较看好2013年国内经济的发展,对于钢材的需求度不会减弱,但要想从这个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,还需要创新,探索新的经营模式,在为客户增值服务中去创造自身的价值。
二、“渗透性经营”策略捕捉商机
所谓“渗透性经营”就是深入到市场前沿阵地,进入广泛、全面的调研,包括钢材仓库的真实库存量,建筑工程对钢材需求量以及钢厂的排产、销售、库存等第一手信息,进行客观、理性、实事求是的分析,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,不要轻易迷信一份报告或数据的作用,钢材市场关键还是看真实的有效需求。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地调研,实施“渗透性经营”策略,这样更善于发现商机,捕捉商机。
银行之所以对于钢贸业减少贷款投资,其主要原因是钢材行业利用信息不透明进行钢材的重复抵押,要想获得银行重新的信任,就必须有货真价实的库存摆在那里。
2011年起至今,我国的钢铁规模达到历史高位,供求失衡,钢贸行业开始出现分化,利润水平下降,钢材的金融属性逐渐增强,钢材贸易进入微利时代。但是每个行业发展周期的低谷都是不可避免的,正所谓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”,没有低谷哪来高潮。
2013年钢贸业危机共存,首先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,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、优化结构,打造高附加值产品,并与上下游产业链形成良好的互动。落后换来挨打,传统的钢贸盈利模式不再适用于快速的互联网时代,投机取巧反倒显得格格不入。
三、打造精品 专业定位
12月6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《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(2010年本)》(简称《指导目录》),列出了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化工、建材、机械、轻工、纺织、医药等8个行业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,严重浪费资源、污染环境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,须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,要求按规定期限淘汰,一律不得转移、生产、销售、使用和采用。
在落后产品方面,《指导目录》将热轧硅钢片、I级螺纹钢筋产品和Ⅱ级螺纹钢筋产品列入了淘汰目录。其中Ⅱ级螺纹钢筋产品是第一次列入淘汰产品目录。对此,业内专家表示,目前市场上有很多Ⅱ级螺纹钢,市场需求量较大,淘汰该产品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淘汰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建筑行业的设计标准和使用标准的提高。
业内权威专家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批固定客户,而且新客户在不断增加,他们都是采购抗震钢筋的客户,经营势头很好,根据市场的变化,及时适应这一变化,调整产品经营结构、市场定位和营销模式,2013年将在这些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。不求做大,只求做精、做专、做早,及时抓住每个商机,真正化“危”为“机”。
新闻来源网络,由华业方管,镀锌方管资讯部整理,华业也将打造方管,镀锌方管等型材专业提供商。
|